「胺」、「氨」、「銨」,傻傻分不清楚。今天不是要來唱多拉A夢的主題曲,而是要來介紹一門「冷知識」。網路上常常聽到大家講到這個成分,但到底是哪個「ㄢ」才是正確的,在化學成分及效能有什麼差別?
這三個「ㄢ」都是從化學週期表的「氮」元素(N, nitrogen)其衍生物而來的。气字旁的「氨」,顧名思義,是一種無色、有刺激味道的氣體,由一個氮(N)接三個氫(H)構成的,分子式是NH3,俗稱氨氣、阿摩尼亞。氨氣溶於水後就變成了氫氧化銨:
其中 (NH4)+ 的化合物,因為其化學性質和金屬離子很類似,我們便以金字旁的「銨」來表示。可別看它們都長得差不多,在化學的世界裡,就是少一個多一個電子,其性質都可以差了天南地北,更何況是兩種不同的合物。
而把NH3 其中的一個氫原子(H),以有機物來取代,就變成了「胺」,屬於有機化合物,因此我們保養品常提到的胺基酸,應該是要以「胺」來表示才是正確的。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構造,其性質千變萬化,舉凡構成生物界的毛髮、皮膚、肌肉、甚至內分泌、酵素等等都跟它有關係,不同的胺基酸有其不同的化學性質跟作用。
在保養品裡添加胺基酸,能達到保濕、修護表皮細胞的作用,而目前最熱門的「胺基酸洗面乳」,也因為其成分與皮膚保濕因子成分相近,對皮膚相對溫和,不易造成傷害,因此才會這麼受推崇。但是要拿來作為洗面乳的成分必須要是經過提煉的「胺基酸界面活性劑」,才具清潔力,一般的「胺基酸」是不具清潔力的,而洗面乳也會因「胺基酸界面活性劑」的來源純度、添加濃度不同,造成品質、價錢落差很大,安全及效果也有相當大的差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