錯誤清潔造成的後遺症 - 外乾內油

By
相對於上一篇文章所提到的外油內乾,這裡要談的是另一種因為清潔錯誤造成的肌膚狀況【外乾內油】。(上一篇:你外油內乾了嗎?威爾老師教你如何徹底改善!


[ 外乾內油造成的原因 ]


「外乾內油」跟「外油內乾」一樣,表達的不是一種膚質,而是一種「皮膚狀態」。「外乾內油」通常是因為「清潔不足」,外層角質堆積過厚,造成皮膚外層很乾(過厚的老廢角質就像枯木一樣,沒有吸水力)
;而分泌出的油脂堆積在皮膚底層,造成內層很油。這種情況,因為毛孔容易堵塞,多會伴隨黯沉、痘痘肌膚的發生(然而痘痘肌的發生原因很多,例如遺傳、內分泌、痤瘡桿菌滋生、作息、壓力,發炎反應等等,這裡提的只是其中一種狀況,不可一概而論)。

[ 改善方式 ]

 選擇正確的潔面產品:

正確的洗臉,永遠是保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。要特別強調的是,並不是角質堆積過厚,就應該選用清潔力較強的清潔產品,如此只會讓肌膚一直處在過與不及的不穩定狀態,連帶產生更多問題。潔淨優異夠又相對溫和的產品,還是主要首選,要知道膚質調整是漸進的,過於激烈迅速的改變,對肌膚無疑是一種傷害。


 增加洗臉次數:

可由原本早晚兩次,增加為早中晚三次,記住清潔完的基礎保濕還是要做的。


 加強去角質:

相較上一種狀況,這裡可選用效果較好的方式,例如使用10%以下,ph約3.5的果酸(不可過酸,以免皮膚受傷,酸性產品建議晚上使用)、角質分解酵素、磨砂顆粒(不建議使用大顆粒,越細越好)、或搭配敷面泥等方式來代謝老廢角質,如此使許久不見天日的毛孔也有機會出來見人。


在皮膚慢慢恢復到原有的光澤之後,就可以減少洗臉和去角質的次數,回復正常保養方式即可。

對大多數型男來說,要搞懂「外油內乾」和「外乾內油」的差別實在是一種折磨,其實這一點也不難(也不重要),由觀察自己的皮膚狀態就很容易了解:如果是皮膚一直出油,但持續有脫皮或乾燥現象,屬於「過度清潔」;反之皮膚明顯黯沉,色澤度不佳,做了保濕還是覺得乾燥,這種情況就是「清潔不足」。


兩者在處理上其實都差不多,首先就是挑選正確的潔面產品,再來就是加強清潔,搭配溫和去角質,唯去角質的方式稍有不同。角質基本問題一定要先解決,有了健康的角質,事後的保濕才有意義,不然一定會有「不管保濕臉怎麼做,臉都還是很乾」的感覺,台灣夏天天氣過於濕熱,過度的保濕甚至還有可能引起濕疹、痘痘肌的發生,不可不注意。與其執著自己是油性肌膚還是乾性肌膚,我想由觀察自己皮膚狀態來調整清潔與保養方式,會來得簡單直接。




延伸閱讀:
你外油內乾了嗎?威爾老師教你如何徹底改善!
男性保養一瓶通通搞定【All In ONE】可能嗎?